首页|公司简介|产品介绍|销售网络|相关资料|售后服务| 胶质层测定仪|新闻动态| 联系方法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产品介绍 » 胶质层测定仪系列 » 正文

JC-2型胶质层指数测定仪

JC-2型胶质层指数测定仪

胶质层指数测定仪是用于烟煤胶质层指数(胶质层最大厚度Y、最终收缩度X和体积曲线类型等三种指标)测定的仪器。所配控制器由两套单独统组成,即可同时控制两套加热炉,也可单独控制一套加热炉。它可广泛用于煤炭、冶金、化工、地质勘探等部门。是洗煤厂,焦化厂化验室的设备。

JC—2型胶质层指数测定仪控制器

适用范围:

适用于煤炭、冶金行业测定烟煤胶质层指数,并以此来描述焦炭的特性,鉴定出炼焦用煤、生产用煤和商品煤的质量,从而确定烟煤的牌号。

技术参数:

1. 测定精度符合GB/T479 要求 ;
2. 控温范围:室温-1100℃ 控温精度:±1℃ ;
3. 升温控制:30分钟内达到250度,250-730度之间每分钟3度;测温误差:±3度,温度显示分辨率:1度;
4. 计时范围: 0-999分钟;定时精度:1分钟;时间显示分辨率:1分钟;
5. 加热元件:硅碳棒;测温元件:K 型热电偶;
6. 控制功率:4kW×2 连续工作时间:24小时;
7. 记录转筒线速度:1mm/分钟; 线速度精度:160(±2)mm/160分钟;
8、冷端补偿: 0℃ - 60℃;
9、250度以后每10分钟自动报警一次,提醒记录温度和时间。
10. 利用单片机按国标要求自动控制升温速度,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控制方式且实现无干扰切换,控制参数可调节,可同时显示试验时间、国标规定温度、前炉和后炉的实际温度及电流开度。
11.具有一机双控功能,可同时测定两个试样,具有故障自行诊断、显示和报警功能,能及时发现故障,维修方便。
12.具有瞬间断电自动恢复功能,节约时间,避免试样报废。
13、工作电源:220V±22V, 50Hz±1Hz;
14、外形尺寸(mm):主机:800×400×580mm;控制器(长×宽×高):330×290×120mm;
15、重量:主机 96 kg ,控制器 7 kg 。

胶质层测定仪控制器操作说明

前面板:显示共12位数码管。

(1)一般情况下。显示前炉温度(1~3位),试验时间(4~6位),要求温度(7~9位)和后炉温度(10~12位),第三位小数点闪烁表示前炉温度采样,第十二位小数点闪烁表示后炉温度采样,第六位小数点为秒信号。

胶质层显示板温度显示

(2)在故障和异常情况下,显示下表的出错代号:

出错内容

代号

 

仪器内部系统故障

Err 1

系统故障

可控硅失控

Err 2

炉流失控

控温超范围

Err 3

控温超差

短偶或温度超极限

Err 4

热偶断路

胶质层控制器错误代码

操作键:

(1)“开始”键:按此键,试验重新开始。
(2)“手动”键:在自动调温难以符合要求时,操作人员可连续按两次“手动”键,强制要求温度及对应试验时间与前后炉实际温度的平均值相靠近一次。
(3)“消音/查询”键:按此键消音,且连续按二次将查询前后炉加热电压的导通率,该导通率以交流半个周波的180度为基值。
(4)“项目调整”键:本仪器有控制双炉,前炉和后炉三种状态,按“项目调整”键可轮流改变上述状态。在单独控制前炉加热时,后炉温度显示全暗,在单独控制后炉加热时,前炉温度显示全暗。不按此键将保存上次状态。
为了防止操作人员不慎误操作,因此须连接(前后二次按键间隔时间小于1秒)按二次键才能改变运作状态。

胶质层控制器加热面板说明

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方法及仪器操作说明

工作原理

按规定将煤样装入煤杯中,煤杯放在炉体内以规定的升温速度进行单侧加热,煤样则相应形成半焦层 、胶质层和未软化的煤样层三个等温层面。用探针测量出胶质体的最大厚度Y值,从试验的体积曲线测得最终收缩度 X值。

煤样制备

缩制方法应符合 GB474 《煤样的制备方法》。 煤样用对辊式破碎机破碎到全部通过1.5mm的圆孔筛,但不得过度粉碎。为防止煤的氧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试样应装在磨口玻璃瓶或其他密闭容器中,且放在阴凉处,试验应在制样后不超过半个月内完成。

实验安装准备

首先,安装好煤杯,具体步骤参考胶质层测定仪煤杯网页。

2.用探针测量纸管底部时,将刻度尺放在压板上,检查指针是否指在刻度尺的零点,如不在零点,则有煤粒进入纸管内,应重新安装煤杯。

3.将热电偶置于热电偶铁管中,检查前杯和后杯热电偶连接是否正确。

4.把毫米方格纸(其高度与记录转筒的高度相同,其长度略大于转筒圆周)装在记录转筒上,并使纸上的水平线始、末端彼此衔接起来。调节记录转筒的高低,使其能同时记录前、后杯两个体积曲线。

5.检查活轴轴心13 到记录笔尖的距离,并将其调整为600mm ,将记录笔充好墨水。

6.加热以前按下面公式求出煤样的装填高度:

h= H—(a—b)

式中: h ——煤样的装填高度, mm ; H —由杯底上表面到杯口的高度, mm ;a —由压力盘上表面到杯口的距离, mm ;b- 压力盘和两个石棉圆垫的总厚度, mm。 a 值测量时,顺煤杯周围在四个不同地方共量四次,取平均值。H值应每次装煤前实测, b值可用卡尺实测。

7. 同一煤样重复测定时装煤高度的允许差为1mm ,超过允许差时应重新装样。报告结果时应将煤样的装填高度的平均值附注于X值之后。

实验步骤及仪器操作使用说明:

1;合上电源,按“开始”键,仪器将进行自检。

2;若不按“开始”键,仪器认为是是失电后复电,而直接进入加热状态,因此每次新的煤样试验,均应按一次“开始”键。

2;合上电源且按“开始”键,仪器报警。按“消音”键应能消音,验证报警和消音系统的正常。

3;仪器进入试验加热状态后,对前后炉的温度进行循环检测,约5秒钟转换一次,循环1-2次以后,仪器自动求出前后炉的温度平均值。如该平均值小于80℃,则认为是冷炉启动,初始要求温度定为20℃,试验时间定为零,经过2分钟以后,要求温度才以每分钟10度的速率上升,如平均值等于或大于80度,则认为是暖炉启动,前后炉温的平均值定为初始要求温度,自动计算出对应于冷炉启动的试验时间,且要求温度立即以每分钟10度的速率上升。炉温大于250度以后的断电再恢复,不按上述原则规定要求温度, 而是直接恢复断电前的要求温度。

4;要求温度的增加速率200℃之前为10℃/分钟,200~250℃之前为5℃/分钟,250℃以上为3℃/分钟.炉子的实际温度不断与要求值比较,进行自动调节,以谋求与要求温度一致,国标规定两值的允许偏差是:350~600℃之间为5℃,在其余时间内不应超过 10℃,否则,试验作废。

5;升温到要求温度250℃时报警,通知化验人员抄表和绘图,按“消音/查询”键继续升温,调节记录笔尖使之接触到记录转筒上,固定其位置,并旋转记录转筒一周,划出一条“零点线”,再将笔尖对准起点,开始记录体积曲线。然后每10分钟自动报警一次,提示操作人员进行记录,直到试验结束为止。

6;在自动调温难以符合要求时,操作人员可采取按两次“手动”键,强制要求温度及对应试验时间与前后炉实际温度的平均值相靠近一次。

7.对一般煤样,测量胶质层层面在体积曲线开始下降后几分钟开始,到温升至约 650 ℃时停止。当煤样的体积曲线呈山型或生成流动性很大的胶质体时,其胶质层层面的测定可适当地提前停止,一般可在胶质层最大厚度出现后再对上、下部层面各测 2 ~ 4 次即可停止,并立即用石棉绳或石棉绒把压力盘上探测孔严密地堵起来,以免胶质体溢出。

8.测量胶质层上部层面时,将探针刻度尺放在压板上,使探针通过压板和压力盘上的专用小孔小心地插入纸管中,轻轻往下探测,直到探针下端接触到胶质层层面(手感有阻力了为上部层面)。读取探针刻度毫米数(为层面到杯底的距离),将读数填入记录表中“胶质层上部层面”栏内,并同时记录测量层面的时间。

9.测量胶质层下部层面时,用探针首先测出上部层面,然后轻轻穿透胶质体到半焦表面(手感阻力明显加大为下部层面),将读数填入记录表中“胶质层下部层面”栏内,同时记录测量层面的时间。探针穿透胶质层和从胶质层中抽出时,均应小心缓慢从事。在抽出时还应轻轻转动,防止带出胶质体 或使胶质层内积存的煤气突然逸出,以免破坏体积曲线形状和影响层面位置。

10.根据转筒所记录的体积曲线的形状及胶质体的特性,来确定测量胶质层上、下部层面的频率。

11.当曲线呈“之”字型或波型时,在体积曲线上升到最高点时测量上部层面,在体积曲线下降到最低点时测量上部层面和下部层面(但下部层面的测量不应太频繁,约每8~10分钟测量一次)。如果曲线起伏非常频繁,可间隔一次或两次起伏,在体积曲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测量上部层面,并每隔8~10分钟在体积曲线的最低点测量一次下部层面。

12.当体积曲线呈山型、平滑下降型或微波型时,上部层面每5分钟测量一次,下部层面每10分钟测量一次。

13.当体积曲线呈平滑斜降型时(属结焦性不好的煤, Y 值一般在7mm 以下),胶质层上、下部层面往往不明显,总是一穿即达杯底。遇此种情况时,可暂停20~25分钟,使层面恢复,然后,以每 15分钟不多于一次的频数测量上部和下部层面,并力求准确地探测出下部层面的位置。

14.如果煤在试验时形成流动性很大的胶质体,下部层面的测定可稍晚开始,然后每隔7~8分钟测量一次,到 620 ℃也应堵孔。在测量这种煤的上、下部胶质层层面时,应特别注意,以免探针带出胶质体或胶质体溢出。

15.当温度到达 730 ℃时,试验结束。此时记录笔使之离开转筒,关闭电源,使仪器冷却。 当胶质层测定结束后,须等上部砖垛完全冷却,方可进行下一次试验。

16.一般可在体积曲线下降约 5分钟时开始测量胶质层上部层面;上部层面测值达 10mm 左右时,开始测量下部层面。

计算结果:

取下记录转筒上的毫米方格纸,在体积曲线上方水平方向标出温度,在下方水平方向标出“时间”作为横坐标。在体积曲线下方、温度和时间坐标之间留一适当位置,在其左侧标出层面距杯底的距离作为纵坐标。根据记录表上所记录的各个上、下部层面位置和相应的“时间”的数据,按坐标在图纸上标出“上部层面”和“下部层面”的各点,分别以平滑的线加以连接,得出上、下部层面曲线。如按上法连成的层面曲线呈“之”字型,则应通过“之”字型部分各线段的中部连成平滑曲线作为最终的层面曲线。

胶质层曲线加工示意图

取胶质层上、下部层面曲线之间沿纵坐标方向的最大距离(读准到 0.5mm )作为胶质层最大厚度 Y值。

取730 ℃时体积曲线与零点线问的距离 ( 读准到 0.5mm) 作为最终收缩度X值。

将整理完毕的曲线图,标明试样的编号,贴在记录表上一并保存。

胶质层体积曲线类型图及焦块技术特征的鉴定图

测定的允许差(精密度)

参 数

重 复 性 限

Y 值 ≤ 20mm
>20mm

1mm
2mm

X 值

3 mm

胶质层测定仪装煤杯   胶质层测定仪安装炉体
安装煤杯
 
安装炉体
 
胶质层测定仪调整探针   胶质层测定仪试验开始
调整探针
 
试验开始

胶质层测定仪注意事项

1;对新装的仪器,应开盖检查,注意集成块是否震松等。
2;接线要正确,包括:
(1) 电源进线的相线,中线不能接错。
(2) 前后炉的加热线,电偶线不能相互交叉错接。
(3) 热电偶补偿导线型号要对,接线时注意极性。
(4) 仪器地线要接实验室地线,勿与电源中线相结。
3;运行中不要随便触摸仪器面板,特别是有键部位。
4;如试验时煤的胶质体溢出到压力盘上,或在香烟纸管中的胶质层层面骤然高起,则试验应作废。

智能胶质层指数测定仪安装调试需要的条件:

实验台2米,有220V单相30A空气开关;

JC-2型胶质层指数测定仪装箱配置清单:

胶质层主板 1块   推焦器 1台   记录纸 1张
控制器 1台 记录转钟 1个 炉砖 1套
煤杯 2个 硅碳棒 4根 热电偶 2根
探针 1个 压垫棒 1根 不锈钢棒 2根
煤铲 1个 木棒 2根 石棉垫 50片
水平尺 2付 硅碳棒夹子 8个 电源线 1根

胶质层测定仪产品展示:

胶质层测定仪短视频产品展示   胶质层测定仪产品展示

胶质层测定仪正面3D图

胶质层测定仪背面3D图

胶质层测定仪相关链接:

JC—9型微机胶质层测定仪
胶质层测定仪配件
胶质层测定仪部分客户案例
煤样的制备方法
XPZ系列双辊破碎机
擦煤杯机
胶质层测定仪煤杯
胶质层体积曲线类型图及焦块技术特征的鉴定图

煤质分析仪器咨询 化验仪器咨询